启云献

电话
免费咨询电话
4008670877

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商家宣传的不符,依据法律法规,可要求商家承担哪些违约责任以及如何举证?

期刊分类:法律法规时间:2025-03-12点击:5次

近年来,电商平台和商家的广告宣传越来越具有吸引力,许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往往因为商家夸张的宣传而产生误导,最终购买的商品与自己预期的有很大差距。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是否可以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他们应该如何举证以保障自身权益?这些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争议的焦点。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如果商家的宣传不符,消费者是有权利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的。所谓“违约责任”,即商家未能按照合同或宣传的承诺履行义务。商品与宣传不符,可以视作商家违反了合同约定或者虚假宣传,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货、换货或赔偿损失。

一、商品与商家宣传不符的表现形式

商品与商家宣传不符的情形可以有多种表现,最常见的情况包括:

虚假宣传:商家在广告中宣称产品具备某些功能或特性,消费者购买后发现这些功能和特性并不存在。例如,某款手机宣传具备超长待机功能,实际使用中却频繁出现电池快速消耗的情况。

商品与描述不符:商家通过图片、文字等方式描述商品的外观、规格、性能等,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商品与宣传完全不同。比如,商家宣称其产品为“天然有机”,但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商品含有大量化学添加剂。

价格与实际商品价值不符:商家常常通过促销活动或广告宣传,误导消费者以为商品价格低廉,但实质上商品质量和市场价值远低于宣传的水平。消费者在购买后才发现价格与商品的实际价值不符。

二、消费者的维权途径

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与商家宣传不符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所遭遇的是哪种情况,并按照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与商家沟通解决:遇到商品与宣传不符的情况时,消费者首先应当主动联系商家,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若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与宣传不符的情形,可以要求商家承担相应责任,如退货、换货或修理。

提出法律诉求:若商家拒绝解决或处理不当,消费者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甚至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或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投诉。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赔偿因虚假宣传或不符合同的损失,商家需承担因违约所产生的一切费用。

三、商家的法律责任

商家未按广告宣传履行承诺时,可能面临一定的法律责任。这些责任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以及《广告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判定。

违约责任:商家未能按承诺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履行合同,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款项。如果商家拒不履行,消费者还可以要求赔偿因违约所产生的直接损失。

虚假宣传责任:根据《广告法》规定,商家进行虚假宣传或者夸大其产品功能、效果的,消费者有权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对于误导消费者的虚假广告,商家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受到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质量担保责任:商家需确保所售商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且符合商品宣传的内容。如果商品质量不合格或与宣传严重不符,商家应承担质量担保责任。

四、如何举证维权

在维权过程中,举证是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如果消费者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商家通常会更加重视消费者的诉求,并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与商家宣传不符的情况下,应如何收集并提供有效的证据?

保留购买凭证:购买商品时,消费者应当保留好相关凭证,包括购物小票、订单截图、支付凭证等,这些都是证明交易发生的重要证据。如果有线上交易,还可以保存商品详情页的截图或录像,作为商品描述是否与实际一致的证据。

保存广告宣传资料:消费者应保存商家发布的宣传资料,例如广告、宣传单、商品介绍页面截图等。尤其是那些过于夸张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广告内容,这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证明商家存在虚假宣传。

商品实物对比:如果商家的宣传与商品实际不符,消费者应当拍摄商品的实物照片,特别是商品外观、功能、规格等方面的照片。如果有证人,可以邀请证人协助提供证言,增强证据的可信度。

寻找专业鉴定机构:若商品的质量存在争议,消费者可以选择专业的鉴定机构对商品进行检测,出具鉴定报告。尤其是对于一些高价值、复杂或技术性较强的商品,专业机构的检测报告可以有效支持消费者的诉求。

提供证人证言:若有其他消费者或目击者可以证明商品与宣传不符,证人的证言也可以作为举证的一部分,帮助法院或消费者保护机构判断案件。

五、结语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若发现与商家宣传不符,完全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通过保留购买凭证、广告宣传资料、商品实物照片以及寻找专业机构进行鉴定等方式,消费者可以有效举证维权。商家在宣传商品时也应当严格遵守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诚实守信,避免因虚假宣传或违约行为造成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上一篇:个人在民间借贷中,借款人失踪,从法律法规方面,出借方该如何追讨欠款以及诉讼时效如何中断?
下一篇:个人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从法律法规角度,需要遵守哪些规定以避免违规行为?
文章链接:https://7yunx.cn/list_10/5553.html

| 法律法规

更多 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