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这个东南亚国家正执着追逐着他的南北高铁梦想。这已经是第3次向这个目标发起冲击了,前2次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资金的短缺,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无情挡住了前进的道路,技术的难题又似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山,让越南的高铁计划一次次停滞。比如,第一次尝试时,预计需要300 亿美元资金,但实际能筹集到的仅有1/10左右。
技术上也因无法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轨道铺设问题而陷入困境。如今第3次重启这个项目预计要耗资670 亿美元。如此庞大的数字,对于越南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虽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表示愿意给予一定的融资支持,可那也只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越南政府期望国际承包商能够自带资金入场,这一要求无疑给项目的推进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技术方面,越南的要求更是苛刻。他们不仅想要承包商自带资金,还渴望获得高铁技术的转让。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想法,让许多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望而却步。
日本和德国作为高铁领域的先驱者,鉴于过高的商业风险和众多不确定因素,已经明确表态,拒绝参与。要知道,德国在修建高铁时,曾因为技术磨合和成本超支等问题,经历了漫长的工期延误和成本追加,然而,越南的地理环境更是给高铁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越南境内山地众多,河流纵横交错,要修建高铁,就必须搭建大量的桥梁和开凿众多的隧道。据专业测算,仅桥梁和隧道的建设成本就可能占据总预算的1/3以上,而且施工周期也会因为这些复杂的地形而大幅延长。
即便如此,越南政府依然坚定的推进这个高铁项目还背后获得高铁周期次的战略思考。从经济层面看,当前从河内到胡志志明出乘坐火车要漫漫长32h,这严重阻碍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极大的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若高铁建成5.5h的旅程,将极大提升经济效率,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但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越南表现的十分谨慎。
对于中国企业,尽管中国在高铁建设方面成绩斐然,技术成熟,资金雄厚,拥有众多成功案例,如在国内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铁网络,但越南似乎有所顾虑,或许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试图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
越南的高铁梦想就像一场艰难的马拉松。若既承载着越南经济腾飞的希望,也面临着高重困难的挑战,能否在这场与现实的博弈中胜出,实现梦想,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